信息人的故事·徐鑫 | 全情投入,知行合一
2024-05-24
上财信院自1982年建系以来
已经为社会输送了38届学生
广大校友们如熠熠星辰
闪耀在社会各行各业中
卅八年来已是星河灿烂
他们秉承“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理念
张扬“信仰不止,奔腾不息”的精神
时逢上财百年华诞
信院推出栏目“信息人的故事”
陆续推送系列校友故事
以追寻信息人的脚步
以承继信息人的精神
“博士培养的能力并非与企业所需的能力完全重叠,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论从前你为什么选择读博,眼下我们虽然也未必都能有目标,但想清楚未来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徐鑫▬

徐鑫 上财信息201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
201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智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字金融分会执行委员、国际数据港研究院智库专家、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传道、授业、解惑
徐鑫曾经在多所学校辗转求学,也曾在不同的求学阶段经历过不同的困惑,得到过诸多老师帮助的他,懂得年轻人的困惑,也明白对于一个困惑的学生来说,一点鼓励和一些点拨可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之后,徐鑫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顶天立地有所追求的“人师”。这个要求很高、很难,但“徐老师”这个称呼是他在心底里要刻入墓志铭的。对他来说,这份事业所承托的意义是比金钱、自由、权利等等通常的追求都要厚重许多、深远许多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这样的境界是他所向往的。
因此,徐鑫利用自己多年在企业工作积累的资源去促成学院和多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邀请知名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把学院的学生带到企业去参观、学习、实习,促成企业捐赠两个奖学金,期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习机会。他的课程评教名列前茅,指导学生科创竞赛获奖30多项。他做了很多这样对他来说个人收益不大又耗费精力的事情,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做着这些事。究其原因,也许是他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道路因此而发生了改变,更可能是因为曾经的自己灵魂被老师点燃瞬间的那一刻感受深深烙印在他心里,他被一种使命感驱使着,乐此不疲。而这样的坚定与热切,是他将自己完全投入进生活与事业中去,一路以来探索、坚持与抉择的结果。

奔赴、发现、选择
徐鑫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了教书育人的志向的,他在学生时期就自主创业,工作后经历过咨询顾问、行政工作等,最终选择成为一名老师,阅历十分丰富。他也曾经困惑,职业发展的曲折,但是他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要每一次都脚踏实地的做好,总会迎来曙光。这种自信与自洽来源于他总是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当时当下,同时他密切跟踪技术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你为什么选择读博?”这是徐鑫在对博士生进行的生涯讲座中总要抛出的问题。问题虽然简短却总是如同石子落在湖面,激起博士生们内心的层层波澜。而对于徐鑫本人来说,这个问句是他求学、工作至今得以做出自我实现、价值实现之路径选择的法宝。
引领他每一次职业选择,就是这一句“为什么”,背后所指向的是他强烈的目标感。“你为什么选择读博?这个问题的答案由你的目标决定。”徐鑫这样对博士生们讲到,而他则以身践行着这一原则。徐鑫因为篮球与华侨大学结缘,本科期间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但只能保送本校,他抱着要去更高学府求学的目标放弃了保送机会,通过考研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前往同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期间,他将提升学术研究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曾担任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发表了一篇A刊和一篇B刊学术论文,获得银润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硕士毕业后面对3G刚刚起步、通信行业处于快速蓬勃发展的阶段,他选择进入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工作。出身普通家庭的徐鑫毫不避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使之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他全心投入到智慧城市领域,完成了智慧虹桥等规划咨询项目。与此同时,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格局,拥抱更宽广的平台,徐鑫也在走出校园一年后重回校园,跟随刘兰娟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和周末就在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室阅读文献、撰写论文,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谈及那段忙碌充实的时光,他感慨道:“我很感谢刘兰娟教授的指导,也非常感谢学院各位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包容。” 之后,他又开启了在复旦大学的博士后生涯。他说:“职业选择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行。”在国企工作的那些年,他紧跟行业前沿,求真务实、虚心求教,敏锐的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在企业工作的七年里,他历任咨询顾问、秘书、信息化创新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等多个职位,不断积累行业洞见,持续拓宽眼界格局,脚下的路也愈来愈清晰可见。后来,又担任同济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站在新平台,面对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和学识渊博的知名学者,以及国际化办学理念,极大的开阔了他的眼界和格局。加深了对于教育的理解,形成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为后续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追求、奉献、从容
谈及自己在研究院的工作经历时徐鑫讲到:“转型和创新是重中之重,我在一线工作中看见了未来的方向。”面对通信行业的发展变迁,徐鑫越来越感受到创新和转型的必要性。他特别重视在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当4G试验网建设之初,他就经常深入项目一线,了解行业技术前沿和存在问题。与此同时紧跟信息技术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依托通信行业大数据资源,组建技术团队,将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作为转型创新的重要方向。每一次转型创新都充满挑战,也是信息人必须面对的,但是每一次的革新也能焕发新的生命力。而当博士后出站时,他又重新审视自己的现实状况,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的职业之路也再次带来革新。
经历了许多岗位历练和反复思考后,徐鑫内心依然渴望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于是在2019年,他入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讲台之上的人民教师。他谈到非常感恩上海财经大学,不仅是因为获得博士学位给予他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机会,也因为在立信的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上财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从入职开始,就没有把教师当成一份只是用来谋生的工作,在经历了这么多岗位后,他更加知道自己的追求与价值选择是什么,也更加珍惜这份育人的事业,产教融合、教书育人,这些成为他未来人生的主旋律。他连续组织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慧金融分论坛并获得组委会办公室的感谢信,他积极推进多家知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联系企业捐赠奖学金,积极关注学生实习就业。连续4年获得优秀就业工作推荐奖,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学校工作是新的起点,依然存在许多困难,但他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继续前行。
目标明确,是徐鑫能够不断全身心投入到不同赛道中并取得成就的原因,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一旦明确目标做出选择后就会以近身相搏的方式获得对自身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全面掌控,也因此他能够敏感捕捉且兼顾到社会的现实趋势和自己的内心需要。更大的智慧则在于当他面临市场机会诱惑之时,一旦感受到“为人师表”这一使命的召唤,把启迪心灵视为最高价值后,他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启另一个赛道,投身于对他来说全新的教育事业。他的从容与自洽、舍身与奉献,是他知行合一,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样的道路,无怨而无悔,热烈而灿烂。

校友寄语
希望学院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越来越好,在数字时代乘风破浪。也希望同学们明确目标,秉承“理想、行动、坚持”的行动方针,珍惜学院给予的机会和平台,创造自己灿烂的人生。
信息人的故事采编组
执笔人:任俊宇
